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趙洞庭穎兒

1100.勸僧借糧

  隻是這些主持們也沒敢對劉諸溫和苗成怒目相向。

  這或許是因為心境已經到某種境地。同時,大概也因為剛剛的炮響聲還在他們的耳畔回響。

  宋軍從未荼毒百姓,并不代表他們就不敢荼毒百姓。

  真要惹急了,最後受苦的隻會是大理百姓。

  衆主持顯然并沒有這樣的勇氣。

  若是因為他們的意氣用事而讓得大理百姓流離失所,那他們将會成為大理千古罪人。這和佛門佛理是相互違背的。

  大主持良久沉默不語。

  劉諸溫、苗成兩人也不再言語,隻臉上始終保持着淡然的笑容。

  其實從他們率着禁軍長驅直入到這大理皇城之時,在大理這片地境上便已經是立于不敗之地。

  沒有大軍鎮守的大理,哪怕是義軍雲起,也幾乎不可能再将他們趕出大理境内去。

  畢竟大理就剩下那麼多人,而且人心渙散。

  再者,大宋可還會有兵力源源不斷地進入這大理地境中來。

  想當初,大宋境内義軍層出不窮,可最後,還不是被元軍逐個擊破,滅亡的滅亡,投降的投降。

  于劉諸溫等人而言,崇聖寺的選擇,隻能影響大宋以後收服整個大理需要費多少力氣。

  若是衆佛門盡皆向着大宋伏首,那大宋要讓大理的百姓們接受大宋的治理将會容易許多。

  而他們要是始終将大宋拒之門外,那到時候被派往大理的官員們則是需得費些力氣。

  僅次而已。

  總之大理想要仍舊保持着自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段麒麟離開大理,現在大理也找不出新的皇帝來。

  過良久,大主持才忽的出聲,問劉諸溫“敢問軍長軍中是真缺糧還是假缺糧?”

  劉諸溫肯定答道“真缺糧。”

  大主持又問“那我們崇聖寺送糧後,貴軍又打算如何?繼續去侵占大理的其餘城池麼?”

  劉諸溫輕笑,“大師覺得還有這個必要?依劉諸溫看,隻要大師送給我們糧食,那大理各地必然會有不少首領、官吏主動趕赴皇城來見我的。劉諸溫從來都沒有想過要繼續和大理的軍民們刀兵相向,佛門講普渡衆生,其實我們大宋的皇帝陛下也同樣如此。隻他求的又有些不同,是希望全天下的子民們全部都能過上好的生活而已。”

  大主持深深看着劉諸溫,“軍長的意思,貴朝皇帝也會将大理的百姓們當做自己的子民看待?”

  作為大理佛門中的領袖,他看待事情的眼界自是要和尋常人又有不同。

  他知道大理想要擋住宋軍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心中最擔憂的是大理百姓會淪為大宋的奴隸。

  沒有哪個大理人會希望大理成為“養殖場”,被人圈養着,隻能任由宰割。

  與其如此,倒不如拼個魚死網破,雖未必能有什麼成效,但總算對得起自己這顆心。

  劉諸溫隻答道“若非如此,當初我們攻理時,就不會始終都護着大理的百姓們了。”

  衆僧又都是微微怔住。

  當初鎮南軍區攻宋,大宋禁軍的所作所為的确讓人佩服。

  倒是他們大理自己的官吏将領,有許多人以大理百姓為質,贻笑大方,寒徹人心。

  又過半晌,大主持才道“難道自那個時候起,貴朝皇上就已經自信能夠攻下大理了麼?”

  劉諸溫道“隻要民生富足,萬民所向。這樣的朝廷便是能保持不敗的,攻理,對于我們皇上而言又有何難?”

  大主持又道“那将軍打算讓老衲如何相信你的話?”

  劉諸溫聽得這話,心中自然有數。

  大主持能問這樣的話,便說明他心中已經松動了。

  或許在大主持心裡,隻要百姓們能夠過得安穩,如此便足矣。他别無他求。

  這位高僧着實是值得人敬佩的。

  劉諸溫對着大主持拱拱手道“劉諸溫可以立誓甚至立下字據,我們大宋官吏治理大理,比将大理百姓也當成同胞看待,絕不會如元朝那般在他們打下的疆土内肆意為禍。若大主持覺得我分量不夠,劉諸溫便是奏請皇上親自下旨也不是不可。”

  諸位主持都是動容。

  劉諸溫這番話可謂是說得發自肺腑了。

  這讓得他們中間那些原本對劉諸溫等人有着敵意的人,敵意也是悄然消散許多。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