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著逐漸熱起來的天氣,陶明有些感慨,距離春節後,已經六個月了。
吳地境內的百姓們都紛紛舉起了鋤頭等農具開始了田間的農活,這是個收獲的季節,百姓們看到一帶帶裝著的糧食,打心底裡開心。因為自從陶明改變了土地的政策後。百姓隻需要將收成很小比例的糧食交給當地的縣衙,剩下的都是百姓自己的。除了自己食用,還能有餘糧。
若是原來,別說大多數的糧食留給自己,年年都是食不果腹。更別說餘糧了。能堅持一家子活下來,已經算是好收成了。
陶明將所有中間剝奪百姓的階層全部取消,這讓境內的百姓對陶明非常愛戴,如今有了收成,陶明也說話算數,按照當時的政策在執行,百姓實實在在得到好處後,更是對陶明從原來的愛戴變成如今的信仰了。在他們簡單的思想看來,隻要能讓他們有吃的,就是他們的救命恩人。
看著境內百姓一片歡樂,陶明也稍稍的放下心來,過了今年,明年再有一年的平靜發現,吳地的百姓就真正的算得上富足了。
而招賢令的實施,也有了一些效果,自從將曹操的滅陶聯盟被陶明滅殺在萌芽後,天下人也紛紛看到了陶明的實力。尤其如今陶明已然封王,大義上更應該支持陶明。
經常有一些名士來到境內,要投靠陶明,陶明全部交給了魯肅安排。之後有了這些內政方麵的人才加入後,魯肅的壓力也減輕了很多。陶明更是將境內所有內政方麵的事務全部交給了魯肅。而郭嘉則作為自己身邊的頭號謀臣。
此時,陶明與蔡琰走在建業城主府中,一名毒牙將士跑到陶明身邊,在他耳邊說著:“主公,之前我們帶回的兩人,想要見您。”
陶明一思慮後,漏出了似笑非笑的表情,對將士說道:“將他們請進來吧。”隨後示意蔡琰先回去了。
沒用多久,陶明等待的人,就來到了他近前。向著陶明拜道:“草民(在下)見過吳王。”
陶明頗有興趣的看著二人,說道:“你二人找我何事?”
隻見二人年輕一點的精壯大漢率先說道:“吳王,你派人將我們二人從長沙城內的地牢中救出,還將我們家人陸續接到建業中來。我們二人不盛感激。隻是不知吳王為何救我們,所以今日我二人來除了感謝外,還想詢問一番吳王。”
這人說罷,那年紀較老的人也是一臉的詢問之色。
陶明見此,笑了笑,說道:“起來吧。至於為何救你二人。是我麾下將軍趙雲曾與我說過黃忠老將軍的勇武,知曉你與魏延將軍一同被關押後。不忍一世名將就此被殺。所以便派人將你二人救回了。”沒錯,此二人就是當日攻打長沙時,被毒牙救回來的黃忠及我魏延二人。陶明知道黃忠的固執,而且趙雲又生死不知,所以也沒有心情與他二人交談,正好借機會晾晾二人,也讓他們看看吳地百姓的生活。
等陶明說完,二人對陶明又是一陣感謝。陶明擺擺手,說道:“不用謝我。隻是舉手之勞罷了。今日我倒是有事要請求二位。就是不知道二位是否願意。”
黃忠與魏延對視一眼鄭重的說道:“吳王對我二人有救命之恩,吳王有何事,二人必不敢辭。”
陶明聽完,笑了起來,說道:“不要如此認真。隻是如今吳地周邊有野心之人對我境內窺視已久。所以我想請二位出山,幫助境內百姓守護家園。不知二位可願意?”
魏延聽到陶明的話,欣然說道:“吳王英明神武,必可成為那中興之人。魏延怎敢推辭?”
陶明聽到魏延的話,笑了笑,向他點了點頭,然後又看向了黃忠。
隻見黃忠如今還麵露猶豫之色,一旁的魏延急忙對黃忠說道:“吳王大才,我們跟隨吳王定可一展才華,建立功勳。黃將軍何必猶豫?”
而陶明也不曾說話,隻等這固執的黃忠自己做決定。
片刻,黃忠的臉上的猶豫漸漸消失,對著陶明一拜,說道:“黃忠願為吳王盡犬馬之力。隻是還需吳王答應黃忠一個請求。”
陶明笑著說道:“黃將軍盡管說。別說一個。一百個也行。”
黃忠對於陶明對他的態度十分感動,說道:“黃忠雖感謝吳王對黃忠的救命之恩。但黃忠實在不願做背主之人,但今來到吳地後,發現吳王治下的百姓生活富足,家家有餘糧。對吳王很是佩服。所以黃忠願意為這吳地百姓守護這一方樂土。但還請吳王答應,若有一日吳王做出傷害百姓之事,黃忠可自行離開。”
陶明聽到黃忠如此說,很是開心,這才是黃忠嘛。隨後對黃忠說道:“好,我便答應你的請求。若有一日我陶明做出傷害百姓之事,不用你黃忠離開。我陶明自決在衆將麵前。”
說到這裡,陶明已經有些肅然,而且聲音決絕。
黃忠聽完,與魏延共同向著陶明一拜,說道:“多謝主公,主公大德!”
至此,兩名大將便歸於陶明帳下,為日後的征戰增添了更多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