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年代:從下鄉後開始的鹹魚生活

正文卷 第九百二十九章 :西郊公園

  韓立一邊聽郝紅敏說,一邊翻過來握住了她的小手輕聲的說道。

  “沒事,我現在已經來了,等到了地方你跟我詳細的說一下伯母和老宅子的事”

  郝紅敏聽到後輕輕的點了點頭,她也知道這個烏龜車裡面的空間太小,哪怕的耳邊輕語也會被前面的司機聽到,隻能按耐心神把話題轉移到他們要去的飯店上。

  郝紅敏的家庭條件很好,不過她生不逢時,等徹底能記事的時候,滬市的那些有名的飯店基本上就與她無緣了。

  但是在最難的那些日子裡,每當熬不住的時候,郝紅敏的姆媽郝景氏就會抱着自己的女兒給她講述那些著名的飯店、有名的菜肴,用這種美好的望梅止渴、畫餅充饑給她們多一份堅持下去的希望。

  其中一家就是郝紅敏今天要帶韓立去的地方,(德興館),那裡曾經被稱為“滬市本幫菜的發祥地”。

  【德興館和德興面館不是一回事,咱們這次隻說德興館。】

  德興館起于前僞朝末年,最早的時候開在小東門(今人民路、方浜中路交彙處附近),後來姓萬的老闆接手後把店鋪搬遷到了洋行街闵行路上,主要經營黃豆湯、肉絲豆腐羹、鹹肉百葉、炒肉豆腐等那個時期的家常菜。

  (這裡的洋行街闵行路不是虹口的闵行路,是老南市陽朔路和真如路的舊稱,現在陽朔路、真如路都已沒有了。)

  動亂年代的飯店不好經營,德興館幾經轉手到了吳*英的手裡。

  這位吳老闆是個有能力的人,經過一系列的裝修、引流迅速讓這家原本不上檔次的小飯店變成了登堂入室上檔次的本幫菜館。

  樓下經營大衆菜,樓上雅座供應精細菜肴,因為頭竈師傅燒制的糟缽頭相當有名,從而把當時滬市最具有影響力的黃金*和杜*笙給吸引了過來。

  (給滬市以外的大佬科普一下,糟缽頭就是把豬舌頭、豬肺、豬肚、豬大腸、豬腳切成小塊,放入砂鍋或缽頭内加入白高湯、香糟鹵等調料用泥土封住缽口,大火燒沸後轉小火慢炖半小時做成的,上桌之前撒上一把青菜葉、淋上一勺糟鹵即可。也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添加一些冬菇、冬筍等食材。)

  黃金*喜歡什麼菜無從查詢,但是據傳杜*笙生平最喜歡的兩道菜,那就是糟缽頭和炒圈子,隻要做的好他能三天兩頭跑過去品嘗。

  在這兩位的捧場下,德興館在滬市的地位直線上升,不過根基還不怎麼穩。

  于是德興館幾位師傅們聯手推出一道蝦子大烏參,這道菜特别符合滬市人的口味,一經推出直接成了來這裡吃飯顧客必點的名菜,同時也讓德興館的地位變的穩固起來。

  58年德興館遷至東門路鬧市地段擴大營業,當時來客那叫一個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很多商政名人紛紛趕來品嘗、捧場。

  到了後來那些年的時候,德興館成也蕭何、敗蕭何的關門歇業了。

  直到今年(78年)德興館才重新開張,不過它的名字變成了【滬市德興館】。

  郝紅敏為什麼會知道的這樣清楚,主要就是她姆媽經常說起這些事。

  郝景氏為什麼會知道的這樣清楚,那是因為郝江河這些小商人當初要看着黃金*和*笙的臉色吃飯,你要是連對方喜歡吃什麼都搞不清楚那還混個屁呀。

  郝紅梅聽說德興館重新開業後一直想來,但是手裡面的錢财不太豐厚,加上學業緊張沒有機會過來,這次韓立來了剛好讓她滿足一下心裡面的願望。

  韓立和郝紅敏一路說着話就來到了今年剛剛開門的德興館,不過讓他們感到有些可惜的是,今天供應的菜品裡面糟缽頭和蝦子大烏參都沒有。

  兩個人隻能按照菜牌上今日供應的菜點,郝紅敏知道韓立的飯量很大,所以在點菜之前就悄悄的說道。

  “韓立,我們滬市這邊的菜量很小,同樣的菜這裡最多隻有東北那邊的一半,等下咱們要多點幾道菜。”

  韓立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按照菜牌上點了白斬雞、粉蒸肉、榨菜肉片、油汆鹹帶魚、紅燒冬瓜、燒青菜、四個紅燒獅子頭,最後來了一個黃豆芽肉絲湯,主食要了店裡比較有名的“兩面黃”。

  (兩面黃:将面條的兩面都炸成金黃色,然後從鍋裡撈出來後放在盤子上,再澆上澆頭和鹵汁,等到面條吸足汁後味道不錯。)

  點菜的時候韓立發現滬市這邊的菜品抛開數量不談,隻說價錢的話還算不錯,

  肉菜隻有一毛二,這個價格比四九城那邊還便宜四分錢,素菜三分到五分錢一份,總體上來說比四九城便宜四分錢,帶魚八分錢一份,比四九城那邊便宜将近一毛錢,隻有白斬雞一塊五這個價格韓立不知道算不算貴。

  在付錢的時候郝紅敏搶着付錢,對此韓立到是沒有客氣,因為他身上雖然有錢、有全國糧票,但是沒有滬市本地的肉票,就算想付賬也沒有辦法。

  吃飯的時候郝紅敏就說起了她家最近的情況,房子的問題隻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她姆媽郝景氏。

  郝紅敏原本已經把給安撫下去了,但是她最近不知道在哪聽說滬市有戶人家成功去往了香江,往回捎信的時候說在那邊過的很好。

  像什麼工錢是滬市的一百倍,各種新式的衣服、各種物資隻要有錢就可以買到等等,這個消息再次讓郝景氏動起了前往香江找郝江河的心思。

  關于郝紅敏家的祖宅在多倫路上,根據從她姆媽口中的來的消息,正是因為家在這條路上,郝江河跟當時的先進知識分子扯上了一點關系,這也讓她們家在當初平安的度過了最初的那段時期。

  不過韓立最關心的不是這個,而是郝紅敏家的祖宅現在是什麼情況,要是被當成了大雜院的話,他停留在滬市的這十多天的時間裡正常情況下根本無法幫她幹淨的收回來,哪怕有李老兒子的面子也不太好辦。

  韓立在問過之後悄悄的松了一口氣,幸好的是郝紅敏她家的祖宅沒有變成大雜院,而是被當地的街道辦拿去當成了文化、宣傳活動中心。

  公家對公家這事就好辦多,運氣好的三兩天就能搞定。

  韓立也說了一下最近自己的情況,郝紅敏得知他被那位召見之後,原本就非常明亮的兩隻大眼睛變的更加明亮了。

  可能是自己男人的到來讓郝紅敏心裡面有了底,吃過飯後她沒有着急拉着韓立去開解她姆媽和處理房子的事情,在走出飯店門口的時候問道。

  “韓立,你累不累,不累的話我帶你好好逛逛滬市吧。”

  “見到你我怎麼可能累呢,要不是地點不合适的話,我早就把你吃幹抹淨了。”

  韓立這樣一說讓郝紅敏頓時想起在上河村的那些夜晚,那一次次的.。

  這讓原本打算帶韓立去逛商場、百貨公司的郝紅敏想到了一個地方,聲音中有些期待的說道。

  “目前滬市有兩個最讓人喜歡去的地方,一個是外灘,不過那裡的人很多。另外一個是西郊公園,那裡有很多動物可以看,風景很好、地方又大,有很多樹林、花叢,今天不是星期天公園裡面的人不多.”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