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穿成寡婦後,我成了七個孩子的娘

第一卷:默認 第255章李三牛招工難

  嚴青青這邊日子過得倒是很順遂。

  菊花園已經在籌建中了,嚴青青畫好了圖紙,她想着這件事還是交給李三牛去辦。

  這段時間李三牛閑着沒事就在工坊裡幫着李向安做着雜事,倒是也有模有樣的。

  工坊裡的工人也都知道李三牛有工坊裡的分成所以對他也是格外的敬重。

  尤其是嚴青青和李向平被封了官後李三牛也跟着水漲船高,人人見了都要喊上一句三爺。

  這天李三牛正在跟李向安接待從外地前來進貨的客商,阿大來到工坊請李三牛,說是嚴青青請他過去一趟。

  李三牛見自己在工坊這邊暫時沒有用武之地,就跟着阿大走了。

  嚴青青一見到李三牛直接就遞給了他一張圖紙,然後笑着說道:“我準備在牡丹園旁邊,再建造一個菊花園和竹林,這是我設計好的圖紙。

  三弟對這方面比較有經驗,所以我還想把這件事交給三弟來做。

  不知道三弟願不願接這個差事?”

  李三牛看了看手裡的圖紙,對着嚴青青翻了個白眼,圖紙都遞到他手裡了,他說不願意有用嗎。

  不過比起在工坊裡和那些南來北往的客商打交道,他還真的更願意做這個活。

  主要是對着那些客商們他需要時時留心,說話都要再三思考,一個不小心就被裝進了套裡。

  盡管那些客商看在嚴青青的面子上不敢給李向安下套,但是李三牛又不傻,那些語言中的機鋒他還是能聽的出來的。

  但是蓋房子還有建園子這事就簡單多了。

  嚴青青不是沒有看到李三牛翻白眼,她也知道李三牛跟那些客商打招呼多少有些不适應。

  于是故意說道:“沒關系,三弟不用為難,這事我可以找别人的。

  我記得咱們村裡那個誰經常給别人家蓋房子,肯定能……”

  嚴青青的話沒說完就被李三牛打斷了,他狗腿的笑道:“二嫂說的哪裡話,隻要是二嫂的事我哪次推辭過。

  再說了,從二嫂家開始建房子到後來建園子,建工坊哪個我沒有參與。

  對于這方面我有經驗,二嫂還是把這件事交給我來做吧。”

  這件事除了李三牛還真沒有太合适的人選,所以嚴青青也不傲嬌了,順坡下驢道:“既然如此,那就辛苦三弟了。”

  李三牛屁颠屁颠的拿着圖紙走了。

  當然,李三牛從嚴青青家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工。

  李家好長時間不招工了,李三牛再一次放出招工的消息他本來以為會有很多人報名,但是等了半天滄河村隻有幾個人前來報名。

  這可把李三牛給郁悶壞了,心裡琢磨着難不成是因為嚴青青被封了官威信還不如以前嗎。

  徐氏回到家就見李三牛在那裡唉聲歎氣的,還以為他遇到了什麼大事呢。

  趕緊上前問道:“怎麼了?可是娘又為難你了?”

  李三牛聞言趕緊搖搖頭,李老太太這段時間可是安分的很,尤其是嚴青青被封了诰命後李三牛都沒怎麼見過她。

  徐氏聞言松了口氣,隻要不是李老太太其他的事都好辦。

  于是又追問道:“那到底是什麼事讓你這麼愁眉苦臉的?咱們解決不了不是還有二嫂嗎。”

  李三牛撇了撇嘴道:“還找二嫂呢,這就是二嫂給我出的難題。

  二嫂想在牡丹園旁邊再建兩個園子,說我有這方面的經驗,這次還讓我來做。

  我想着反正這事我也是做熟了的,可是誰知道還沒開始呢就遇到了困難。

  以前隻要我一放出招工的消息,那些人都是削尖了腦袋想來做工。

  可是這次我放出招工的消息已經半天了隻有幾個人前來報名,而且還問東問西的。

  甚至還有人說一天三十文錢有點少了,你說他們是不是飄了。”

  徐氏聞言笑了,原來是因為這個事情啊。

  李三牛見徐氏聽了還笑沒好氣的說道:“有什麼好笑的?完不成二嫂交代的事耽誤了工期就等着二嫂揍我吧!”

  徐氏趕緊解釋道:“我不是笑你,我是笑咱們滄河村的日子好過了,一天三十文錢居然看不上了。

  其實想想也是,咱們村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在二嫂家工坊裡做工的人,一個月可有幾百文的收入呢。

  而且活又輕巧又體面,自然看不上這一天三十文又重又累的活。

  還有一部分人在園子門口擺攤,聽說好的一天就能掙好幾百文呢,就更看不上這三十文錢了。

  再加上前段時間賣的地瓜和土豆,我估計咱們村家家戶戶的存銀都在十兩以上,可不是就看不上這三十文錢嗎。”

  李三牛聽徐氏分析的頭頭是道,整個人都有些呆滞了,徐氏現在居然懂這麼多了嗎。

  這麼想着李三牛就問了起來。

  徐氏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這不是前幾天跟二嫂聊天聽二嫂分析村裡的情況嗎,我想着你招不上來人肯定也是有這方面原因的。”

  雖然徐氏這樣說,但是李三牛還是覺得徐氏現在聰慧的很,果然跟二嫂待在一塊時間長了人都變得聰明了。

  李三牛眼含期盼的看着徐氏問道:“那你說接下來該怎麼辦?”

  徐氏笑道:“咱們村裡招不是來那是因為他們手裡有銀子,日子好過了。

  但是不代表其他村裡的人日子都好過了。

  你還記得有一次招工咱們村和外村的因為争名額快打起來的事情嗎。

  一天三十文錢他們不願意幹有的是人原因幹,你還怕招不到人嗎。”

  其實招外村的人李三牛也不是沒想過,隻是在心裡上他更願意用本村的人。

  主要是因為他對滄河不能的村民比較熟悉,後期打起交道來也比較方便。

  但是現在想圖方便恐怕是不行了。

  嚴青青這裡李向安正在跟他彙報着新接這批客商的情況。

  這些人沒有跟他們家簽過協議,都是慕名而來的。

  李向安既想維護好他們又不能給他們太多的貨。

  嚴青青給了他幾條比較中肯的建議,李向安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母子二人讨論完又不知怎麼滴又提起了李三牛。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