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丫環僕人這種工作,風細是真的一點經驗也沒有。對比之下,詩華因為在女校多年,還真學了點識人調教下人的本事。
這年頭買賣下人是完全合法的,並且簽了死契這輩子就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死人了!
風細直接把這項差事交給詩華,隻跟沙州各大伢行說一聲,將軍府要買丫環僕人,沒幾個時辰,幾十個適齡女孩男孩就送到將軍府後門,女孩三兩銀子一人男孩五兩銀子一人,任君挑選!價格還不如一頭牛羊!
詩華很淡定地挨個詢問,然後買了二十個女孩子,二十個男孩子。挑了兩個最優秀的給風細當貼身丫環,其她人分配到各個崗位。這些孩子都在伢行調教過,很快就讓手了。
高點的叫小芝,矮點的叫小桂,都是十五歲。風細也沒有大小姐喜歡給丫環改名字的習慣,也沒有大小事都讓丫環乾的習慣。
這兩小姑娘跟著風細,要麼在書房門口要麼在卧室門口站著,隻幹跑腿傳送消息的活。像吃飯布菜、洗澡更衣、梳頭擦臉,這些伺候大小姐的活計,風細從來不讓她們幹!
因為這個,沒多久府上就傳開了,未來的將軍夫人不喜人近身伺候。會是個很好伺候的女主人!
時間緊迫,而暮雲平軍務甚多,自從風細搬到將軍府,他便把府上的瑣事也就是成親前的準備,全交給風細來處理。照他的話來說,反正婚後將軍府也是風細這個女主人打理,不如提前上手了!
風細對他這個賴皮十分無語,誰人兩人都沒半個長輩呢!幸好還有個詩華幫忙,風細表示懷疑這小姑娘在女校到底是學啥?竟然對管家十分有一套!
當嫁衣送進府給風細試穿的時候,暮雲平收到信,還有半個月皇長孫就要進河西了!
當將軍府的所有傢俱刷漆的時候,皇長孫到涼州了。不過因為身負巡察河西之職,大部隊會在涼州停留三天。
當將軍府翻新全部完成,後花園栽花值樹,前花園鋪上碎石當演武場。皇長孫到沙州了!
全城大小官員,加上震守邊關的十萬大軍,全都去迎接了!風細和詩華自然也去了。
走的時候是帶領大軍急匆匆回帝都的小王爺,風細能跟他隨意說笑。再來,人家就是身價顯貴的皇長孫,見面得跪下行禮!
不過今天兩姐妹的關注點都不在顯赫的皇長孫身上,當暮雲平和沙州府伊恭敬的帶周叢玉進行宮的時候,兩姐妹和長鷹卻擁著雲濤回到將軍府。
皿脈相連的親姐弟,經歷磨難和時間之後的重逢,場面是如此的激動人心!甜蜜和溫馨,那是無法用筆墨來形容的,這時,無論多華麗的語言都會顯得捉襟見肘枯燥乏味。
小虎很體貼的把秋兒三個女孩子帶到隔壁休息,把時間和空間留給柳家四姐弟。
雲濤高了瘦了,眼神成熟了,對比他這個年紀的男孩子,他更像個小男子漢!
隻是此刻面對長姐,他的孩子氣又出來,趴在長姐的膝上,任由二姐梳理著頭髮,說著福音寺的太姥姥和鐵人,他竟然哭了起來。
當然,風細和詩華早在看到他的那一刻就哭了。隻有長鷹,堅持到現在,可是在聽到太姥姥的時候,也忍不住紅了眼眶。人家現在自詡是軍人,流皿不流淚的,所以趕緊轉過身去試眼淚。
若是平時風細定會嘲笑一番,但是今天,她假裝沒看見。
雲濤把眼淚都擦在長姐的裙子上,爾後不好意思地擡頭道:「我不該哭的!大姐會不會覺得我沒長大?」變聲期的男孩子,聲音沙啞的可愛。
風細本來拍拍他的頭,又怕他覺得自己把他當孩子,改成拍拍肩:「有首歌叫『男兒哭吧哭吧不是罪』哭是正常的情緒反應,這有什麼呀!你暮大哥前個還哭了呢!」
幾人都破涕為笑,雲濤看著詩華的臉,難過地道:「二姐受苦了!皇長孫從未跟我說過你受傷的事。」
詩華毫不猶豫地撕下傷疤,得意道:「假的!騙他們的!保密哦!」然後又貼上。
雲濤不解地看著風細,風細搖搖頭示意他先別多問。而是問他:「這一年震北候沒少找你麻煩吧?」
雲濤挑眉一笑,學足了風細得意時的模樣:「他們派人跟蹤我半年之久,我故意往竹橋寄信,把他們騙慘了!放心,你弟弟我沒吃虧!」
詩華笑道:「那你怎麼不信皇長孫的話?你上次寫的信,一看就知道是故意的。」
雲濤道:「我不是不信皇長孫,我是帝都的勛貴一個都不信!除非親眼所見!這回要不是小虎哥回去,任誰帶信說你們在河西,我也不會來的。」
說到這,長鷹問:「你是今天秋要鄉試嗎?來得及回去嗎?」
雲濤不在意地道:「能!快馬一個多月就回去了!放心吧姐,耽誤不了!別說是鄉試,哪怕是殿試,聽到你要成親,我也會趕來的!」
風細欣慰地摸摸他的頭:「當時大姐二姐還有你長鷹哥,都沒跟你說一聲就跑路了,把你一個人留在帝都,豺狼虎豹環伺。希望你別怪大姐,當時真是情非得已,不告訴你也是為了保護你……」
雲濤打斷道:「我明白的大姐!怎麼會怪你們呢!隻恨我年紀小,幫不上忙!幸好你們找到了暮大哥,否則,我真不敢想像你們落到王家人手裡會怎麼樣!」
詩華問道:「王家怎麼樣?」
雲濤笑道:「他們是英王一派,前陣子太子入主東宮大清洗,王家已經被架空了,雖未削爵卻也不復從前。這段時間都是夾著尾巴做人的,早些跟蹤我的人,也都沒了蹤影。」
風細好奇道:「李春華的消息你知道嗎?她生的那個孩子還在王家養著的嗎?」
雲濤搖搖頭:「那個孩子夭折了,李春華還在寺裡,帝都早就沒傳過她的消息了。李家在這次大清洗中被削爵貶為平民,估計全帝都已經沒幾個人記得李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