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震驚同行
白帝震驚了一衆同行,其中迪雅電動車,就是其中之一。
在迪雅的車間内,一輛白帝D21電動車被大卸八塊,一地零件攤在地上。
他們領導就不明白了,這零件看起來也不差,為什麼能賣的這麼便宜,而他們最便宜的電動車,其他功能都閹割了,也是白帝的四五倍。
工程師就說:“白帝的電路有優秀的設計,而且用的配件,都是最便宜耐用的,我們還打聽到,白帝自己有零件和注塑工序,這也能讓他們進一步降低成本。”
迪雅領導不服氣了,這些他們都可以做,能不能做出類似的廉價款來?
如果再不出低價産品搶奪市場,那麼這一批國标電動車紅利,就要被白帝搶光了,他們迪雅電動車,還會失去基本盤。
現在不光是迪雅,其他品牌的liangqianliangqiany兩千元價位的電動車,全都賣不動了,這半個月來,銷量接連腰斬,而且是順着腳脖子砍得。
“你們技術部,必須要設計一款低價電動車,而且速度要快,就用現有的車型删改就可以,要求是能和白帝電動車競争,搶奪他們的市場!”
領導發話了,技術部的人就通宵達旦的開始工作,然而看着白帝的電動車構造很簡單,但是當他們開始做的時候,才發現不容易,因為即便用上和白帝相同的零件,但是那個變速的小部件,他們不能用,要是研發的話,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外加幾十、上百萬的成本。
領導又發話了,變速功能可以不要,現在他們的要求就是便宜、便宜,還踏馬的是便宜。
然而技術部參考白帝電動車造出來的電動車,還是出現了問題,即便他們的材料進價非常便宜,但是市場部的人核算成本,這款車的成本也達到了400元左右。
配置比白帝差,但是成本卻比人家售價還高100元左右,這根本沒法競争。
原因之一,因為他們的銷售有返點,要維持實體授權店,給零售商讓利,而白帝是直接網店銷售,幾乎是零成本,這就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如果非要和白帝的成本一樣,那他們就要把實體店都砍了,也轉到線上銷售,而且縮減研發費用,技術部的人要裁掉一大半以上。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以實體銷售為主,是迪雅公司多年打造的銷售網絡,如果擅自更改,就好比自廢武功一樣,那迪雅直接就淪為了三流小廠,不用競争,可能就直接倒閉了。
這怎麼辦?
比低價比不過,高價又賣不動,難道他們迪雅電動車廠,就被一個新興的小廠給打敗了嗎?
“必須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困境!”
迪雅電動車的老闆,給經理下達了死命令。
就現在這個銷售業績來看,如果解決不了,那肯定要裁員,這個不稱職的經理,那肯定要第一個被開掉。
按照一般的想法,那就是開發高端,避開和白帝的競争,這也是很多大廠的做法。
但是迪雅可不行,他們就是專注于做電動車的品牌,他們最熱銷的産品就是在兩三千的價位,如果最熱銷的産品失去競争力,那就可以直接宣布倒閉了。
像是海爾、美的等大廠,不做這一個産品,他們也能活下去,而迪雅不行,他們必須要找到方法和白帝正面硬剛才行,失敗差不多就要淪為三流小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