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董月明和劉植都同意了,七郎頭頭是道地說起了自己的計劃:“我是最不可替代的,所以最後收入我要占五成,也就是一半要分給我,剩下一半你們分。”
劉植聽到這一半又一半的,就兩眼轉圈圈,董月明卻立刻反駁:“不公平!其實你什麼都不用幹,我要出本錢,還要做白糖,我要占一半,剩下的你們分。”
七郎:“你從我這裡買白糖,知道白糖有多貴。你買黑糖隻要多少錢?實際上你隻是讓人跑跑腿,就有白糖吃還能掙錢。”
好像很有道理?
劉植想到甘甜的白糖,忍不住說:“表妹,就按趙七說的。”
這樣他不花錢就有白糖吃了。
董月明卻不肯退步,“你的白糖肯定是有限的,有了我買的黑糖,才能做出新的白糖來,對不對?”
七郎鼓着臉不說話,好氣哦!這個小孩兒怎麼那麼精明?
兩個小孩兒互不退讓,友誼的小船眼看就要翻了……董月明說:“我們去找先生,讓先生評評理!”
“去就去!”七郎率先走在前面。
先生最喜歡他,肯定會站在他這邊的。
此時羅先生已經回到了後院,看到三個學生跑回來向他咨詢創業大計,羅先生是有些愣神的,那麼小就知道合夥做買賣,真是後生可畏啊!
“七郎,你确定你的方子能做出白糖來嗎?”羅先生先提出疑問,畢竟這是一切的前提。
石糖是天竺來的,聽說從甘蔗漿中榨出的,益州集市上也能買到甘蔗,還有人壓甘蔗漿賣,卻沒人知道怎麼制成石糖。
七郎連石糖都未必見過,他還會提煉白糖?
七郎撓了撓頭:“我沒試過,但應該是行的,試一試就知道了。”
所以你讓董月明買糖來試?
羅先生覺得這弟子聰明得有些狡猾了,捋了捋胡須看向董月明:“那你願意嘗試嗎?失敗了可能浪費你的黑糖。”
董月明說:“隻是一點黑糖而已,失敗了也沒關系。如果真能做出白糖來,那我就是掙了。”
羅先生點頭,這一個也很精明,認為失敗成本在可接受的範圍内。
隻有一旁的劉植懵懂地說:“怎麼會失敗?”
行吧……這裡還有個正常孩子。
“既然這樣,你們就先做實驗。還要看一斤黑糖能出多少白糖,這個買賣值不值做。最後對外出售,可以讓阿植負責賣,劉家是本地人,熟悉城中的雜貨商行。至于分成,阿全和月明可各占三成五,阿植占三成。”
羅先生并不覺得學生不應該做買賣……到他這個年紀,已知道人生不能一條道走到黑。對學生,他也講究因材施教。
像董月明是個小娘子,讀書再好也不能入朝為官;
劉二郎也不擅長讀書,懂經營之道才好經承繼家業;
七郎雖聰明好學,卻是寒門子弟,将來前程很難說……
三個孩子聽了羅先生的話,覺得這樣各自都要作出貢獻,還算公平,就都同意了。
七郎又說:“既然要做買賣,我們還應該定個名号才行,就叫‘趙氏商行’吧!”
他夢中的雜貨鋪就叫“趙氏商行”,他覺得這個名字最好了~~
“不行,要叫‘董氏商行’!”董月明反對。
“叫‘劉氏商行’!”劉植也興緻勃勃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