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在劉家吃了糖漿豆腐腦,還提着用幹荷葉包着的一兜豆腐,和劉二郎、董月明高高興興的告别了。
他和董月明不打不相識,又有糖做橋梁,這兩天已經初步建立起師姐弟的情誼了。
七郎覺得,這主要是像他這麼聰明的孩子太少,師姐勉勉強強及得上他。
他哼着歌,迎着最後一點餘晖小跑着向家裡走去,想讓三嫂煎豆腐吃。
才剛剛跑過劉家前面的田,七郎就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六哥,你來找我?”
趙六郎迎上前幾步,順手接過七郎的書袋,“是啊,天都快黑了,爹娘怕你掉溝裡呢!這是什麼?”
“劉嬸嬸給的豆腐。”七郎高興地說。
趙六郎雙目一亮,提起七郎手裡的豆腐,率先向前走去:“快走!有豆腐吃啦!”
“六哥,等我!等等我啊!”
兄弟倆一前一後的跑回家,三個嫂子已經擺好桌子了,張氏回頭笑道:“可算回來了,都要吃飯了!”
“大嫂!劉嬸嬸給了豆腐,煎豆腐吃!”七郎喊道。
“你去别人家看書,怎麼還拿菜回來?”張氏接過六郎手中的豆腐,邊說邊往廚房走去。煎幾塊豆腐,倒是不費什麼時間。
不一會兒,鹹香鮮的味道就飄散出來。
幾個孩子閉着眼睛吸了吸,贊歎:“真香啊!”
“改天我們做了豆腐,也給劉家送去,不能隻吃别人的東西。”周氏說道。
村裡就有公共的磨坊,誰家要做豆腐就自己去磨豆子。
自家雖然會做豆腐,但做豆腐費時費力,家裡活計多的時候,是沒那個閑工夫做的。
如今農閑了,又想着還劉家的人情,周氏才這麼說。
難得吃一次豆腐,全家人都吃得心滿意足。
七郎興高采烈地說:“要是天天做豆腐就好了!做豆腐還有豆漿、豆腐花吃,在豆腐花上淋上糖漿,又香又甜。”
阿棋立刻纏着林氏:“娘,我要吃豆腐花!天天都要吃!”
“天天做豆腐,家裡沒那個空,也沒那麼多黃豆。”三嫂林氏無情地說出了現實。
關鍵,家裡也沒糖,做不了糖漿豆腐花。
七郎也想天天吃豆腐花……
想了一會兒說道:“我們家不夠黃豆,可以跟别人換啊!天冷了,我們家做豆腐賣,鄉鄰懶得做的也可以拿黃豆來換。在我們村賣不完,還可以挑到杏花村去賣。”
這樣他們就有吃不完的豆腐了!
幾個孩子都說好,阿棋又抱着林氏的手臂撒嬌。
林氏現在隻有阿棋一個孩子,哪裡受得了女兒的撒嬌,遲疑說道:“可杏花村有一家專門賣豆腐的了,我們做的沒人家的好吃。”
别看做豆腐好像沒什麼技術含量,許多人家都會,但做出來好不好吃,就不一樣了。
“再說,磨豆腐可累了,家裡又沒有驢,要天天做豆腐賣,就要大家輪流推磨。”林氏嘟囔着。
大嫂張氏說:“這個當然,推磨都是輪着來。我們先做一些,賣不出就自家吃。說來也奇怪,同樣的做法,你做的就是比我們好,這是為什麼呢?”
林氏的臉上綻放出笑容,樂呵呵地說:“做菜這個事,也是要靠感覺。”
七郎說:“是天賦!三嫂有做菜的天賦!”
張氏說:“七郎說得對!所以這人和人啊,還真是不能比!我們這手,就是沒你的巧。”
一人一頂高帽送過來,林氏愉快地答應了做豆腐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