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的春日是多姿多彩的。
趙智兌現承諾,帶着新城公主體驗鄉間的春日。
在小河邊釣半日魚,肥肥的鳜魚甩出水面,要把外刺拔掉;
下午就遛着新收養的小竹熊到竹林裡掰春筍,“啵啵”的聲響,筍子拔出來、扔進筐裡。
小竹熊剛斷奶,歪着大腦袋抱着嫩嫩的筍子啃,公主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熊熊,又收回手。
她還是第一次離猛獸那麼近。
草地上到處是不知名的野花,田邊有可以充饑解渴的刺莓。
趙智選出一捧最紅的刺莓,用清澈的溪水洗淨,捧到公主面前。
公主試着嘗了一顆,微微點點頭,又吃第二顆。
是酸酸甜甜的。
見公主喜歡,趙智燦爛一笑,酒窩也盛滿笑意。
他們在村莊間閑逛,看到頑童用雞籠罩水面裡的肥大鲫魚,用黃泥裹了塞在帶着火星的熱灰裡煨熟;
又去孫獵戶家,看一群樸實的獵人,拿着簡陋的武器,追着黃麂、野狐在大樹間打轉……
明媚春光下,趙家一群小孩子,圍在一個賣小雞的挑擔人身邊,争先恐後地喊“買小雞!買小雞!”
趙老漢和周氏回天明村住,要養一群小雞。
小孩子的笑鬧聲、小雞的“叽叽”聲,彙成一首歡樂的樂曲。
公主穿着家常的衣服,跟着趙智四處轉悠,村裡人都熟悉她,不再畏懼。
雖然是公主,也是自家親戚呢!
鄰裡笑呵呵地說:“阿智嬸,你曉得怎麼挑小雞嗎?你要不懂挑,買的全是小公雞!”
村裡人喜歡養母雞,下的蛋可以換鹽和針頭線腦。
公主微笑:“我不會挑,阿智,你去挑!”
她的驸馬,隻要和讀書不相幹的,什麼都略懂。
趙智得意地走上前,湊到小孩子之中,幫小侄子們挑小雞。
他還跟挑擔的人講價:“一文錢一隻要得不?要得我就全包了,不管公母。”
這挑擔人是外村的,不認識趙智和公主。
但看這家孩子的穿着,就知道是有錢人,他連連擺手:“要不得!有錢人還摳呢?十文錢兩隻,不能再少了!”
“兩文錢一隻!”
“要不得!你這小氣的,自己孵得了!”
挑擔的作勢要走,小孩子們着急地追着說:“四叔,買小雞!買小雞!”
這幾個是趙仁、趙義和趙禮的孩子,都是趙智的堂侄。
他隻能掏出錢,把挑擔的小雞全部買下,還教訓侄子們:“你們喊着要,他就不肯降價。要是到白馬鎮的市集,頂多三文錢一隻。”
小孩子們才不管呢,頭碰着頭圍觀小黃雞。
毛茸茸的小黃雞,是很可愛的。
新城公主蹲下,和小孩子一樣看小雞“叽叽”叫擠來擠去。
鄉村裡的一切,對她來說都是新鮮的。
她不知道這些新鮮感對她來說能持續多久,會不會是一輩子呢?
一輩子可以很長,也可以很短。
有時候一個分别,就是一生。
七郎也要和親友分别了。
他知道阿史那胭脂跟賀魯之間有書信來往,在房間裡坐了好一會,望着窗外長出新葉的桃樹發呆。
忽然提筆一蹴而就,寫好一封信,想了想揉成一團扔進角落裡。
提筆再寫一封,又扔到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