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了嗎,張家小官人又鬧出事來了!”
“怎麼回事,遮莫是又和哪家衙内争風吃醋了嗎?”
“非也非也,你若是在張家的牆邊石窗望去,便能看到一個茅棚,聽說就是張家小官人鼓弄出來的。”
“張家小官人弄個茅棚作甚,養馬駒麼?”
“應當是養馬駒罷,不然弄個茅棚作甚?”
“你們都猜錯了,張家小官人弄茅棚,是要冬日種菜的!”
“甚麼,冬日種菜?小官人他也能行麼,我聽人别個說很是艱難啊?”
“你莫不是随口亂說的罷,你又不曾親眼見到,如何得知?”
“我如何亂說了,這是張家僮仆親自說的,那日夜晚,整個張家都在忙活,把花木都移走了,專門騰出地方來給小官人種菜……”
“張家小官人莫不是真的傻了罷,放着高宅大院,家财萬貫的日子不過,學我等種地,如何能有出息啊!”
……
這些佃客在樹蔭下閑聊着,夏末的烈日過于灼熱,到了午時曬得人受不住。很多人都為張家小官人惋惜,好端端一個小官人,居然成了傻子。原先還有人不信,但現在已經沒有人不信了。若不是傻子,怎麼可能放着富家子不做,非得學人種地,遭這個罪?
最淡定的就是李家村的張家佃客了,他們已經簽了租契,不管怎麼說,到時候就按月拿錢就是了。租契是十年的,也就是說他們起碼能拿十年的錢。有這份租契在,他們根本不心慌。
此刻,張家宅邸中,張正書拿出了他昨夜趕制出來的圖紙。
這些圖紙中,包括了水車、翻車、筒車的聯合灌溉系統,還有風力水力畜力三用磨坊,以及花費張正書最多時間弄出來的紡織機。
磨坊還好,技術含量沒那麼高。但是,紡織機在北宋來說,絕對是劃時代的神器。紡織機有和沒有,絕對是兩碼事,等于北宋的生産效率,成百倍,甚至十倍的提升。所以,張正書對紡織機的态度是,一定要保密。
新生事物是脆弱的,沒有保護,很容易就夭折。
但如果這紡織機證明了它存在的價值,那麼,就會有無數人前來窺視機密,想要弄到這紡織機的圖紙。越是藏得緊密,就越會引起别人的注意。到時候,張正書賺夠了錢,适時再建立一個報社,通過報紙吹噓,讓天下人都知道這紡織機的厲害。然後,再故意推出腳踏三錠紡車,讓北宋的紡織業,提前進入到工業革命前夕的水平。隻要完成了這個,那麼張正書穿越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現在,張正書拿出的,不過是紡織機的部件圖紙,還有一部分,張正書打算讓别個木匠來打造。
“小官人,這是甚麼?”
這些營造匠,不僅是木匠,還懂得造建築,可是這水車、翻車、筒車他們看得懂,磨坊和那一堆部件,他們就看不懂了。
“這是水車、翻車、筒車,你們應該都知道的。這個呢,是三用磨坊。”張正書解釋道,“這個是石磨,現在碾磨谷物,尚需畜力。但這個磨坊,是臨水而建的,看到這裡沒有,這是水力轉化動力的裝置,水流到這,帶動闆跷,闆跷左右來回傳動,帶動齒輪,齒輪轉動,就能帶動石磨了。外面那個,是風車。水流平緩不足以帶動石磨的時候,也能把這個齒輪轉動到風力碾磨的位置,風力帶動風車,風車帶動齒輪,碾磨谷物就簡單了。無風無水的時候,還能把齒輪放下,利用畜力,比如牛、驢皆可,帶動石磨……”